找到相关内容1143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境由心造与心灵环保

    物质享受丰富了,但这些人并不快乐,心灵依然痛苦,精神依然烦恼,当今时代的人们普遍有一种感觉,活得太累,人们为什么会觉得活得太累,那是因为人们在当今的社会与生活中,只有物欲的诉求与满足,没有确立与寻找到...对于去除人类心灵污染的重要性,所谓的心灵环保其实就是一种理念,更是一种价值的观念。只要确立了一种心性本净的理念与价值观念,就能够逐渐去除人类被物欲腐蚀的心灵的污垢,还心灵以本来面目,在这样一种本来如此、...

    李万进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8071184661.html
  • 世俗化与超越世界的解体

    。今天的西藏虽然已经步入了世俗化,但对大部分藏人来说,宗教信仰依然是他们灵魂的支柱,这是他们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地理环境所决定的。今天的汉人已经高度世俗化了,甚至比世界上其他民族都要世俗,相信物欲主义和...,认为人都是“经济理性人”,都是在不损害他人利益的前提下,合理地、理性性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,这种庸俗经济学对人性的假设,与消费主义和物欲主义内在呼应,已经成为日常生活的意识形态。问题在于,人性就这么...

    许纪霖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9021591560.html
  • 老子孔子皆菩萨应化-宣化上人开示

    致知、诚意正心、修身齐家、治国平天下这八条目;又讲明德、新民、止于至善这三纲领,把佛教的路给开了一半。   格物,什么叫格物?我们一般老学究、老读书人都懂的,就是要把自己的物欲革去,革除你的习气毛病,你的妄想。这物欲就包括你的嗜好,包括你所放不下的东西,这些都是一个欲,都要革除去。你能革除物欲,然后你的智能才能开朗,才能现前,所以要致知。致知又要诚意;你诚意了,然后就正心;你能正心,然后修身...

    宣化上人开示

    |儒家|道家|老子|孔子|宣化上人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8/02/10061620623.html
  • 华严的华藏世界观

    华严的华藏世界观   正 慈  从华严宗的华藏世界反省人类社会文明进程中的种种现象,物质文明须给予人们带来物欲极大满足的同时,社会分配的各种矛盾也随之而来。社会的贫富不均越来越突显出来,人们愈来愈现实,当然追求富裕的生活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,本来无可厚非,也是天经地义的事情。不过,人们这样正当的愿望,却给生活在相对贫困的人们而言,在片面追求金钱物欲的同时,造成了人们心里上种种的不平衡。这种现状,...

    正慈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5073655833.html
  • 恭读〝憨山大师梦游集〞笔记〈二〉

    四、大师示李子晋之法语  人性本明,为物欲情尘知所昏蔽,故于日用而不自知,故曰:性相近,习相远也。吾人茍有志于复性功夫,不必外求,但于日用见闻知觉习染物欲偏重处,念念克去,克之既久,物彻尘消,本明自露。譬如磨镜,垢净明现,然镜体本明,非待磨而有也。凡有志向道功夫。当以克磨恶习,为入门初地。  五、如何了断生死  大师开示我们,自性本是清净,只因长久以来被物欲情尘所蒙蔽,所以我们见不著,甚至有时也...

    释戒静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043163266.html
  • 宗教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双重作用

    羁绊的过程,现代化对宗教神学的否定和超越代表了人类进步与发展的趋势。但与此同时,现代化作为以工业化、世俗化、城市化为主要内容的历史巨变,往往也伴随着人文精神退化、道德沦丧、行为失范、社会异化、物欲膨胀、...人向物的世界沉沦,从而使人驻足于经验的平面而遗忘超验的价值。当代中国精神文化领域出现的一系列问题,如物欲膨胀、拜金主义、价值消解,淡化终极关怀,主张潇洒地走,过把瘾地活等,正是在市场经济推动下社会日趋...

    邓小琴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6/06391882513.html
  • 认识佛学

    出家,不能把二者混为一谈。真正的出家是指一个人能从许多庸俗之务中解脱出来,不要被物欲的陷阱所诱,不要被成见、偏见和刻板印象所缚,不要被一切色相所障。当一个人能从这些陷阱中“出离”时,就做到了实质意义上的...的事是被物欲所蒙蔽,被色相的引诱所牵动,那就会误入歧途,迷失堕落。皈依佛法就是实践佛法,透过这项修行,学佛者解脱了种种烦恼和障碍,特别是使自己的心识从贪婪和执著的占有心态,转变为活泼和实现者的心态。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390745331.html
  • 弘扬人间佛教应以青年为主

    好,不会因贪恋世间的物欲,权力,将大地搅得血腥熏人。至少能不贪、不嗔,养成社会上淳朴恬淡的风气。大乘菩萨可不同了,菩萨是出世而又入世,所谓“以出世精神,作人世事业”。大乘法中,在家菩萨占绝大多数。在家...,由“纵我制物”,而发展到“徇物制我”。迷恋世间物欲的风气特别强,压倒了少欲知足,恬澹静退的人生观。此时而以人天法来教化,等于以水洗水,永无出路。如以小乘法来教化,又是格格不入。惟有大乘法──以出世心...

    印顺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2548223.html
  • 佛教生命觉醒是时代的精神

    今天,然而,一切问题却并不能是几张发黄的纸页,成为曾经的记忆。随之而来的是时空的转换,世界的缩小,我们面对的问题在不断地增加。举目世间,人性中贪、嗔、痴的弱点因为失去制约,得到了充分的张扬。盲目的物欲...物欲可以相对地超脱,不会滞留在时代的思潮中,任凭世界纷扰,而不会被环境所转。因为生命觉醒,我们不再是精神的乞儿。我们有能力让世人透过佛法,看到人生幸福与世界和平的另一份解读!让我们从生命中获取一种包容的...

    宗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6051958848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社会人生

    佛教把无明与贪欲视为人生痛苦的根源,提倡于万物不能起贪著之心,要保持人的自然清净的本性,不要被过多物欲的贪著所蒙蔽,要保持心情的平和与宁静。这些理论,对于克服当代社会中物欲横流的现象,也是有着重要的...的福泽。但是与科技的发展不相协调的是,因价值失范、道德贫乏使人与人缺少互信,因而造成精神空虚,沉湎与物欲刺激及由此带来的众多精神、心理问题和身心疾病,已成为现代社会文化突出的病态现象,物质文明的发达与...

    释素慧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1395664496.html